《结构抗震设计》课程共包含24个理论授课学时,计1.5个学分,于春季学期开课。 《结构抗震设计》为土木工程专业岩土工程方向的一门主要选修课。本课程主要阐述了地震的成因和分布、地震震级、地震烈度和抗震设防目标,详细阐述了地震作用的计算方法、多层砌体结构房屋和底层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的抗震设计理论和方法等。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了解地震的成因和分布、地震震级、地震烈度和抗震设防目标等结构抗震设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要求,掌握地震时地面运动特性、地震作用的计算理论和方法、多层砌体结构房屋和底层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的抗震设计理论和方法及其构造措施;培养学生具有结构抗震设防的基本能力,为进行复杂结构的抗震设计打下坚实基础。在此基础上,结合本专业研究方向,拓宽课程内容,介绍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能源,使学生在工作岗位上能站在学科的前沿,用所学的理论方法来指导工程实践。 考核方式为考查。总成绩评定由课堂考勤成绩和课后作业成绩两部分组成,其中课堂考勤成绩占30%,课后作业成绩占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