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7日,南华大学2025年春季学期首次教学督导工作会议在教务部300会议室召开。副校长姜志胜、教务部部长彭国文、学校教学督导团全体成员、二级学院教学督导组组长及教务部相关人员出席会议。会议由校教学督导团团长周书葵教授主持。
总结与展望:提质增效开新局。
会议第一阶段聚焦2024年教学督导工作总结与2025年重点任务部署。校督导团秘书李望秀系统回顾了上一年度工作成效,从课堂督导覆盖、教学质量动态监测、教师发展专项支持等方面展开总结,并提出新学年将围绕“智慧课程建设”“青年教师精准培育”等方向深化督导职能。校督导团副团长李先进教授重点汇报了《督导简报》编发成果,强调需强化对教师教学竞赛、教学创新成果的跟踪宣传,营造“比学赶超”的教学氛围。校教学督导团副团长胡啸玲教授结合学科特点就临床医学教学督导工作进行汇报,建议完善教师自我提升机制,推动“以评促教、以督促改”的良性循环,提出逐步完善教师“自评-互评-督导评”三维提升机制,推动教学质量闭环优化。
会上,周书葵教授通报了学校教务部2025年提出的“十个一百”本科教学质量提升工程,明确以“课程高阶性改革”“教学模式数字化转型”为核心抓手,助力学校教学改革纵深推进,全面支撑学校“双一流”建设目标。
集智共商:创新督导新方法。
在“建言献策”环节,与会教学督导教师围绕智慧课堂评价标准、个性化教学支持体系、督导数字化能力建设等议题展开深度研讨。教务部部长彭国文指出,教学督导需紧密对接“教育强国”战略,以数字化手段重构教学评价体系,同时强化教师“立德树人”的使命担当,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副校长姜志胜在总结讲话中强调,当前学校正处于“教学改革3.0”关键阶段,要始终秉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科教深度融合,优化学术型人才培养路径。需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的育人理念。他对督导工作提出三项要求:一是下沉教学一线,建立“督导-教师”常态化沟通机制,精准解决实践难题;二是以“智慧课程”为标杆,打造跨学科示范案例,形成可复制推广的创新模式;三是构建“学习型督导团队”,通过定期培训、技术赋能,提升督导队伍的数据分析与教学诊断能力。

技术赋能:锻造督导新能力
会议第二阶段开展智慧教学督导专项培训交流活动。智慧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平台技术团队现场演示了“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平台”线上督课功能,通过实时课程教学资源阅览、课堂过程数据抓取、课堂教学氛围智能分析等功能模块,帮助督导教师掌握混合式教学督导的核心技能。参会人员同步进行实操演练,为后续实施精准化、动态化教学督导奠定基础。
立足新起点,迈向高质量
本次会议以“智慧化、专业化、协同化”为导向,系统规划了教学督导工作的改革路径,为南华大学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冲刺“双一流”建设目标提供了坚实保障。未来,学校将依托督导力量,持续推动教学创新与质量提升,奋力书写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南华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