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加快智慧课程的建设发展,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南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于9月17日下午在南华楼108教室组织开展了2025年秋季学期“标杆课堂”展示活动。本次教学展示由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李忆华教授主讲,以“马克思主义运动观和时空观”与“物质世界的二重分化”为核心教学内容,综合运用超星学习通等智慧教学工具,全方位呈现了一节内容丰富、形式新颖、互动高效的思想政治理论示范课,展示了信息化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创新的显著成果。
李忆华教授作为南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智慧课程建设负责人,长期致力于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学的深度融合。本次教学展示中,他依托超星学习通平台,系统运用线上课程资源与智能化教学工具,实现课前预习、课堂互动和课后拓展的全流程信息化管理。课程充分发挥智慧教学优势,通过主题讨论、随机选人、弹幕互动和在线测验等多元化功能,有效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和合作探究的积极性,显著提升了课堂参与度和教学实效性

本节课教学设计层次分明、重点突出,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以技术为支撑”的教学特点。李忆华教授在系统阐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同时,有机融入最新时事热点与社会现实案例,引导学生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现实问题。通过经典领读、视频辅助、小组协作等多种方式,使抽象的哲学原理变得生动具象,有效提升了课堂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当代价值,增强辨别力和思想定力,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智慧教学工具的运用使得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更加充分及时,学生通过终端设备随时表达观点、提出疑问,教师则能够即时回应反馈、精准引导,形成了良好的教学闭环。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不仅显著提升了课堂效率,有效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更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南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近年来高度重视思政课教学模式创新,持续推进“原理”课智慧课程建设,已建成包括微视频、在线题库、案例库、拓展阅读库等在内的丰富数字化资源,实现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常态化。未来,学院将进一步加大智慧教学建设力度,扩大智慧课程覆盖范围与应用深度,持续提升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打造更具南华特色的思政“金课”体系,为培养新时代高素质人才贡献思政力量。

本次教学展示活动吸引了马克思主义学院部分资深教师与青年教师现场观摩,并在课后举行了专题研讨会,与会教师就智慧教学手段的应用、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