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语言文学学院举行了本学期“标杆课堂”之《高级英语》课程的第二次展示活动。主讲教师为英语系主任邹李炜,英语系、翻译系及大学英语教研室部分教师参与了观摩学习。

本节课为翻转课,授课内容以Thomas Griffith所著的专栏文章“Loving and Hating New York”即“爱恨交织的纽约镜像”为主题,通过背景知识—情境激活—文本解构三环节展开。首先,针对背景知识部分,课程以30年前中国的热播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的开篇台词“如果你爱他,就把他送到纽约去,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就把他送到纽约去,因为那里是地狱。”引出纽约的双面性,并借此与学生讨论纽约的地理位置,行政区域,别名,传统地标等。其次,进入情境激活部分,则引导学生用形容词描述印象,并抛出问题——“为何作者既称纽约‘衰落’又坦言‘不愿离开’?”。再次,对于文本解构部分,文章作者通过对比纽约的缺陷与吸引力,呈现了复杂的城市情感。邹老师则带领学生聚焦文章主旨,通过多维度分析纽约的现状与历史,揭示这座城市在文化、经济和社会层面的矛盾性,既批判其衰落与缺陷,又承认其不可替代的独特魅力。最后,作为总结,文章的核心思想在于揭示纽约的“双重性”——它既是衰落的前沿,又是永恒的机会之地;既充满缺陷,又以不可复制的活力成为美国精神的缩影。Griffith通过批判与眷恋交织的笔触,展现了纽约作为“矛盾之城”的复杂本质,既是对城市现状的反思,也是对都市生存哲学的深刻探讨。
《高级英语》作为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的主干课程,对于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翻转课堂则以新型课堂形式,赋予教学内容更灵动、更多元的展示方式。这样的课堂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